佛性的有情无情之辩,是大乘佛教盛行之后,堪称佛门最重要的辩论。与之相比,什么众生有情无情,什么一阐提成不成佛,根本只是小儿科的玩意。
鉴于时代的局限,竺道安以无上聪慧和大无畏的勇气,从大般泥洹经那自相矛盾的经文里别出蹊径发出“一阐提可成佛”的论调,已经在他的理解里,把佛性走到了路的尽头。
所以当徐佑撇开有情众生,反而提出无情众生有无佛性这一问难时,竺道安只觉得耳边嗡的一声,周遭的世界飞速的远去,魂游物外,不知所踪。好一会才回过神来,摇头道“有情具觉知,可容有佛性;无情无觉知,又哪来的佛性”
竺道安的话,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想法,无情物,如墙壁瓦石,若是也能成佛,那不是发了癔症吗
徐佑纵声大笑,状及狂悖,抽法剑出鞘,狠狠刺入木台之中,道“上座,此木知痛吗”
“木本无情,故不知痛”
“金刚经有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胎生,若卵生,若湿生,化生,若有色,若无色,若有想,若无想,若非有想,若非无想。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”徐佑一字字道“请上座教我,何为无想”
“这”
徐佑不等他细细思量,道“不如我来替上座作答。金刚经将众生分四生十类,第八为无想。何为无想由因世界,愚钝轮回,痴颠倒故;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。如是,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,精神化为土木金石,其类充塞。这些土木金石,乃外道之人思专枯槁之后所化,因此名为无想。如那个叫劫毗罗的外道化石,正如此类。”
竺道安满脸诧异,愕然抬头,道“这是何处的金刚经义,为何我从未耳闻”
“北朝国师昙谶曾说金刚难坏句义聚,一切圣人不能入。此经文义的次第艰深,为诸经之冠,仅我所知,南北两朝共有七种经义不同的金刚经流传于世,我解的,乃隐士高僧所译。”徐佑笑了笑,眼神凌冽如冬雪,道“上座,以为解的如何”
徐佑这是明摆着欺负人,他以几百年后才出现的楞严经的经义来解金刚经的无想众生,还噎的竺道安无话可说,无言以对,无法自持。
有经有义,有名有姓,逻辑通顺,圆融无碍,竺道安能怎么说他自知落入徐佑的圈套,额头渗出汗滴,后背的僧衣也在阳光照射下印出丝丝的水迹,无奈的道“解的妙”
“既然土木金石,皆可为世尊灭度之”徐佑拔出法剑,还剑入鞘,目光凝视着竺道安,道“那岂不正是无情有性,草木成佛”
循循善诱,层层设伏,终于抛出了这次论衡最大的杀器,那就是无情有性,草木成佛
草木无性,是心神佛性的对立面。也就是说,佛教史上凡是以神明、心识乃至觉悟之性,来诠释佛性的,大都在论证有情有性的同时,包含着无情无性的思想。
释迦牟尼立教至今,从佛有佛性,到有情众生有佛性,不知耗费了多少先贤大德的智慧和心血,才让佛门的理论高度,从度己变成度众生。
然而徐佑今日所言,只用了区区八个字“无情有性,草木成佛”,直接跨越了无数劫,将佛理又拔高了无数倍。
超越时代的错误言论,是笑话;
那超越时代的正确言论,是什么
是外道是邪见
因为他彻底否定了佛教这千百年来的立教之根,这若不是邪见,还有什么是邪见这若不是外道,还有什么是外道
不仅竺道安惊在当场,那五百僧众,那诸姓门阀,那贵人名士,还有莲华台下围观的人全都被徐佑的话震的五脏移位,目瞪口呆。
风骤起
呼呼作响
张紫华干咳一声,道“竺上座,你可有辩辞”他是主持,若竺道安再不言语,今日论衡,胜负将分。
竺道安猛然起身,金刚怒目,手指徐佑,厉声道“开觉佛性,唯局限于有情。若许无情成佛,此成则能修因,无情变情,情变无情,便同邪见。”
徐佑安坐不动,悠悠道“果然,道不同,即为邪见竺上座可曾想过,你稍前说一阐提也可成佛,在很多人的心里,也是邪见”
以子之矛攻子之盾,这是诡辩术的最高境界,也是辩诘里极其杀伤力的手段之一。
“那不同”
“那有什么不同”
风愈急
衣袂飘飘
徐佑站了起来,郎声道“夫道者,若一人得之,道即不遍。若众人得之,道即有穷。若各各得之,道即有数。若总共得之,方便即空。若修行得之,造作非真。道,本自有之,超越一切有情无情之物。既然如此,道在你我之中,道也在土木之中,有情合于道,无情也应合于道。故有情成佛,无情亦可成佛”
这次由玄学和道学入手来讲解佛学,比起之前以佛学解佛学更胜一筹,让人恍然间想起,这不是两个佛门大德的辩诘,而是天师道和本无宗的论衡。